九品法律博客:学法律知识了解最新法律法规!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搜索
当前位置: 法律博客 > 法律法规 > 地方法规 > 正文

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日期:2016-08-19 16:14:00 来源:互联网 热度:1278 ℃

(2013年5月30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气象灾害的防御,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干旱暴雨(雪)连阴雨雷电冰雹高温低温寒潮霜冻冰冻冻雨大风(沙尘暴)台风龙卷风大雾和霾等所造成的灾害。

因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的防御工作,法律行政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御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成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协调机制和责任制,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防御工作,依法组织管理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工作,协助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做好气象衍生灾害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防御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气象灾害预防监测信息传播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灾物资储备,做好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向社会宣传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增强社会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根据本地气象灾害的特点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社会公众避险避灾自救互救能力。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协助本地人民政府做好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和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活动。

学校应当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教育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灾害预防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进行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予以公告,并在气象灾害易发区域重点防御区域设立警示标志。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气象灾害特点风险区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土地利用区域建设海域开发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农业林业水利旅游能源通信等规划,应当适应气象灾害防御的要求。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气象灾害防御需要,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国家和省重大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以及城乡规划编制中,应当依法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并将论证结果纳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前款规定的建设项目和规划编制依法进行审核时,应当将气候可行性论证结果纳入审查内容。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需要,整合现有气象灾害防御救助资源,建立或者确定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标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按照标准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

第十六条学校医院商场旅游景区交通枢纽文化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矿山尾矿库易燃易爆以及危险物品生产存储场所和其他遭受气象灾害破坏易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设施,其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考虑气象灾害的风险性,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排查,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本地气象灾害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修建抗旱防洪除涝工程,及时疏通河道和城市排水管网,加固病险水库,加强堤防避风港防护林应急避难场所等工程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第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暴雨(雪)冰冻冻雨大风(沙尘暴)台风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情况及预测,加强对山洪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地巡查,做好道路通信电力供水供气供热设施的维护以及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储备牲畜转移等工作。

有关产权单位和个人应当做好危旧房屋临时建筑物临时构筑物和户外宣传牌的除险加固。

第十九条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空气质量监测信息共享预报会商和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公众发布大雾霾灾害监测信息和空气质量监测信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加强对机场车站港口高速公路航道渔场等重要场所和交通要道的大雾霾的监测,做好交通疏导调度等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大气污染源的监管,做好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工作,确保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之内。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来临前做好供电供水和防暑医药供应的准备工作,并合理调整工作时间。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低温寒潮霜冻天气来临之前,采取应对措施,做好农业生产防寒防冻等工作。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提高雷电灾害监测预报以及风险评估能力,依法参加实施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应当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建设单位应当将雷电防护装置的建设纳入主体工程或者整体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将雷电防护装置竣工验收资料纳入建设项目档案,并加强监督管理。

本省行政区域内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人员密集场所等项目,应当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指导农村新建学校民居大型畜禽养殖场所安装雷电防护装置,提高农村雷电灾害防御能力。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和协调下,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人工增雨防雹防霜消雾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预防或者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增加经费投入,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气象灾害防御先进技术,积极开展区域合作与交流,制定气象灾害防御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科技水平。

第三章 灾害监测预警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气象灾害监测体系,根据气象灾害防御需要,建设应急移动气象监测设施,在气象灾害易发区农作物主产区加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建设密度。

重点矿区林区渔区旅游区和重要交通通信电力输油(气)线路沿线以及国家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需要配套建设气象监测设施,配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播发设施,保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畅通。

气象监测设施应当符合气象标准和规范,并向省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汇交所获得的气象探测资料。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气象灾害联合监测网络和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完善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共享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准确向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共享平台提供气象水情旱情森林草原火险地质灾害植物病虫害环境污染等与气象灾害有关的监测信息。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传播接收体系,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覆盖面。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及其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提高公众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服务水平,完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系统,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警报和灾害趋势预测。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职责统一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向有关气象灾害防御救助部门和单位通报。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第三十条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网络等信息传播单位,应当及时准确向社会播发或者刊登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不得拒绝延误传播或者擅自更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需要,在学校医院商场旅游景区交通枢纽文化体育场(馆)社区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气象灾害易发区域配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播发设施,保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畅通。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建设,因地制宜地利用有线广播高音喇叭等有效方式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第三十二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学校医院商场旅游景区交通枢纽文化体育场(馆)社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确定气象灾害防御协理员信息员或者联络员。

气象灾害防御协理员信息员或者联络员应当协助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应急联络信息传递灾害报告和灾情调查等工作。

第三十三条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播发等气象灾害防御专用设施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

第四章 灾害应急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及时做出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的决定,向社会公布,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

第三十五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所属的气象台站对气象灾害进行跟踪监测,开展现场气象服务,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变化趋势,为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灾害性天气的性质强度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临时确定为气象灾害危险区域,并及时予以公告。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的需要,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一)实行交通管制;

(二)封闭危险区域;

(三)决定停工停业停课;

(四)组织人员疏散撤离;

(五)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六)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抢修损坏的道路通信供电供水供气供热排水等设施;

(七)对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和药品的生产供应采取特殊管理措施;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相应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气象灾害发生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应当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协助维护好社会秩序。

气象灾害发生地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做好应急避险工作。

第三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在气象灾害影响不再扩大或者趋于减轻时,适时变更或者解除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第四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以及灾情发展情况,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级别或者做出解除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决定。

第四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灾后气象监测和变化趋势的分析,为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提供决策依据。

第四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调查评估,制定恢复重建计划,组织实施,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或者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

(二)未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的;

(三)隐瞒谎报或者由于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漏报错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

(四)未及时采取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

(五)不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的;

(二)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实施其依法采取的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一)擅自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

(二)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网络等媒体单位未按照要求播发或者刊登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

(三)编造传播虚假的或者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灾害性天气信息和气象灾害灾情的。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侵占损毁或者未经批准擅自移动气象灾害监测设施,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逾期拒不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由气象主管机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对违法单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违法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本站已累计被访问:93322954 次

蜀ICP备14005278号-5 川公网安备 51142402000126号

Copyright ©201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品法律博客

法律知识- 法律常识_ 中国法律法规科普-九品法律博客 网站地图 | 免责申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