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05 16:43:41 来源:互联网 热度:420 ℃
(2004年9月24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2015年1月13日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 根据2018年11月29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等十三项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9年11月29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十六项
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22年11月30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广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六项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监督管理
第三章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四章 保护和改善环境
第五章 环境保护经济政策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应当采取措施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协助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做好本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五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有享受良好环境知悉环境信息参与及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有权对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举报,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依法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等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普及,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
第二章监督管理
第六条本省实行环境质量领导责任制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逐步开展和推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落实任期及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使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省人民政府每年向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下达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将省人民政府下达的环境保护目标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
有关部门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上一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上一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未完成的,应当向本级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作出说明,提出整改措施并负责落实。
第七条省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可以划定环境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流域和海域,建立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防治措施,组织相关人民政府实施联合防治。
实施联合防治的人民政府应当协商建立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制定共同实施的环境保护计划,共同处理重大环境问题,开展联合执法预警应急工作;协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第八条环境保护规划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各种开发和建设活动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
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规划与本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省或者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实施。
地级以上市县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上级人民政府批准的环境保护规划和本行政区域的环境状况,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和小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经上一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实施。
环境保护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应当相互衔接。
第九条环境保护规划应当严格执行。因保护和改善环境而确有必要修改或者调整的,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的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程序报请原批准机关予以批准,并向社会公布。修改或者调整的内容不得低于上级人民政府批准的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
第十条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和修改,应当采取论证会听证会公开征求意见等形式广泛征询公众意见并向社会公开。上报审批的环境保护规划应当附有公众意见以及对公众意见采纳和不采纳情况的说明。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不同区域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划定环境功能区划并执行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二条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全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省环境监测网络和环境监测数据库,健全环境监测预警机制。
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辖区内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等环境监测活动,运行监测数据库,并依法监督环境监测机构的业务活动。禁止擅自撤销或者变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确定的环境质量监测点(断面)。
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按照环境监测规范从事环境监测活动,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不得弄虚作假,隐瞒伪造篡改环境监测数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或者篡改环境监测机构的环境监测报告。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环境统计工作。
环境统计范围内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提供环境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变造或者篡改。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处理并依法公开环境信息。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之间应当实施信息共享。
第十五条省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直接查处本行政区域内下列本应当由下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查处的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
(一)造成本行政区域重大污染的;
(二)造成跨行政区域污染的;
(三)下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造成重大污染或者跨行政区域污染的行为不处理或者处理不力的。
第十六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与有关主管部门可以联合进行检查,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污染环境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有关主管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污染环境的行为时,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及时依法进行处理并向有管辖权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通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对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理。各主管部门之间应当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完善举报制度,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网址通信地址等,明确受理范围和职责。
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举报,应当及时依法核查处理。对经查证属实的举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对举报人予以表彰或者奖励。
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八条符合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第十九条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环境资源案件管辖制度,设立跨行政区划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审理跨行政区划环境污染案件。
第三章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二十条本省依照法律规定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下达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制定本省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省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特征,制定本省特征性污染物控制因子的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地级以上市县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上一级人民政府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要求,制定本行政区域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在批准后十五日内报上一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本省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禁止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排放污染物应当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第二十二条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是环境安全的责任主体,对其排放污染物的行为以及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承担责任,应当依法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企业事业单位对其环境保护工作负有下列责任:
(一)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负责人和环境保护岗位等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
(二)建立内部环境保护工作机构或者确定环境保护工作人员;
(三)制定完善内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防治污染设施操作规程;
(四)保证各生产环节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五)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工作档案;
(六)建立健全环境应急和环境风险防范机制,及时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七)其他环境保护工作责任。
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明确有关人员的环境保护责任,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十三条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防治污染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应当实施工程环境监理。具体实施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将防治污染设施的安全管理纳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保障其正常运行,并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台账,如实记录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维护更新和污染物排放等情况及相应的主要参数。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不得擅自拆除闲置防治污染设施。确需拆除闲置的,应当提前十五日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拆除闲置;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因防治污染设施运行故障等原因导致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停止排放污染物,采取措施,保证污染物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方可排放,并及时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能力的单位运营其防治污染设施或者实施污染治理,并与受委托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环境保护责任。受委托单位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二十四条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向社会如实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鼓励和支持其他排污单位自愿公开有关环境信息。
第二十五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设置和管理排污口,并按照规定在排污口安装标志牌。
禁止通过非核定的排污口排放污染物;禁止从污染物处理设施的中间工序引出并排放污染物。
第二十六条重点污染源应当安装并正常使用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施,不得擅自拆除闲置改变或者损毁。自动监控设施应当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
自动监控设施的管理运营单位应当保障自动监控设施的正常运行,保证自动监控数据的真实可靠和有效,不得弄虚作假,隐瞒伪造篡改自动监控数据,并按规定保存原始监控记录。自动监控数据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查确认真实有效的,作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依据。
重点污染源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环境容量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以及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等因素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对污染物排放未实行自动监控或者自动监控未包含的污染物,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定期进行监测,并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监测情况。
第二十七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委托污染物集中处理单位处理污染物的,应当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环境保护责任。
污染物集中处理单位应当保障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并建立事故应急制度;需要停止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运行的,应当提前三个月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请并取得同意,并通知委托其进行污染物集中处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决定。
污染物集中处理单位应当定期向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交付处理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等信息并向社会公布;发现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交付处理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发生重大变化,应当立即报告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进行调查;发现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查处。
第二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本行政区域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固体废物的收集清运和处置等环境卫生设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污水不能并入城镇集中处理设施以及管网的,应当单独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第二十九条建设项目应当符合相关环境保护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存在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包括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对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流域和行业,有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新增重点污染物或者相关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第三十条本省应当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的污染控制,合理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的建设,鼓励和支持无污染或者轻污染产业的发展。
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容量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污染状况等因素,确定在全省或者部分区域内禁止建设和严格控制建设的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并根据环境质量变化状况适时进行调整。
城市市区内不得建设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的化工冶金造纸钢铁等重污染工业项目;已建的应当逐步调整或者搬迁。
第三十一条本省按照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要求推动工业园区建设,通过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引导工业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加强对印染电镀危险废物处置等重污染行业的统一规划统一定点管理。工业园区应当配套污水处理固体废物收集转运等防治污染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新建工业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入驻工业园区;未入驻工业园区的,应当配套防治污染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第三十二条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排放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重点工业企业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监管,检查地下水污染区域内重点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状况,评估有关工业企业及其周边地下水环境安全隐患,对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的企业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进行地下勘探采矿工程降排水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等可能干扰地下含水层的活动,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三十三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划定区域内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制定水质控制目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区域内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和水质控制目标,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功能区和交接断面水质符合规定的目标。
第三十四条本省实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能源政策,逐步改善燃料结构,开发利用低污染无污染的清洁能源。
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划定并公布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在禁燃区内,禁止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已有燃用煤炭重油渣油等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应当在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停止燃用高污染燃料,改用清洁能源。
在珠江三角洲区域内,新建项目不得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燃煤燃油火电机组燃煤电站和其他燃煤单位以及其他尚未实施清洁能源替代的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应当配套建设脱硫脱硝和除尘等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第三十五条生产进口销售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应当符合规定的标准或者要求,鼓励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
汽车家具包装印刷电子等使用涂料的行业应当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并建立台账,记录生产工艺涂料用量废弃量去向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生产设施及污染控制设备的主要操作参数运行情况。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
石油化工及其他生产和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应当推广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采取措施对管道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维修,减少物料泄漏,并对已经泄漏的物料及时收集处理。
原油成品油码头加油加气站储油储气库原油成品油运输船舶和油罐车气罐车等,应当按照规定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并保持正常使用。
饮食服务服装干洗和机动车维修等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或者要求设置油烟净化异味或者废气处理装置等污染防治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
第三十六条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依法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机动车排放标准或者决定提前执行国家阶段性机动车排放标准,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其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制定更严格的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规定。
禁止生产销售或者进口超过规定机动车排放标准或者国家已经明令淘汰的机动车。
在用机动车应当依法进行排气污染定期检验;经检验合格的,方可上道路行驶。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公共交通投入,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机动车和新能源机动车及其配套设施,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公交出租车环卫物流等行业购置更新车辆应当优先选购节能环保型机动车和新能源机动车。
第三十七条固体废物产生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置;不能自行利用或者处置的,应当提供给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利用或者处置。
危险废物产生者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处置危险废物,不得擅自倾倒堆放。确需临时贮存的,必须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且贮存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并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临时贮存的时间地点以及采取的防护措施。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确定本地区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定优先区域隔离带,建立并实行严格的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的保护和管理制度,并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重点排放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及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危险废物等集中处理设施周边土壤进行监测;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造成土壤污染的,有关人民政府或者部门应当责令其限制生产排放或者停产,并责令进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开展耕地土壤环境监测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对已被轻度污染的耕地实施分类种植指导,采取农艺调控种植业结构调整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措施,保障耕地安全利用;污染严重且难以修复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将其划定为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
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应当合理规划受污染场地的土地用途,严格控制受污染场地的土地流转;未进行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未明确治理修复责任主体的,禁止进行土地流转;经风险评估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被污染场地,未经治理修复或者治理修复不符合相关标准的,不得用于居民住宅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场所等项目开发。
第三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确定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地区行业和企业,加强对涉铅镉汞铬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加工企业的环境监管。
禁止在重点防控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
第四十条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时,应当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采取措施防止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以及噪声振动噪光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工地应当设置硬质密闭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措施。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三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建筑土方建筑垃圾渣土和散装物料应当及时清运,在工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建筑土方建筑垃圾渣土和散装物料以及灰浆等流体物料应当采用密闭方式运送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运输车辆应当按照规定路线行驶。
第四十一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定期排查环境安全隐患,开展环境风险评估,依法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所在地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其他危害环境的紧急状况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减轻污染损害,消除污染。
第四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环境风险控制,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在应急处置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造成损害。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导致环境质量严重恶化威胁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紧急情况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并通报当地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以及可能受到影响的邻近地区的同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因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过错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而支付的费用按照成本合理确定,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承担。
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建立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在大气受到严重污染,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危害人体健康和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向社会发布空气重污染的预警信息,并按照预警级别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实施责令有关企业停产或者限产限制部分机动车行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停止工地土石方作业和建筑拆除施工停止露天烧烤停止幼儿园和学校组织的户外活动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相应的临时应对措施。
第四章保护和改善环境
第四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的生态调查和区域环境评估工作,划定生态功能区,制定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并纳入环境保护规划。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要区域重要海洋与渔业水域等可以划定为生态功能保护区。
生态功能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划定,应当向社会公布;变更功能的,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程序报批。
禁止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内采矿采石采砂取土,以及进行其他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活动。
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控制线应当相互衔接。
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建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
第四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在城乡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应当保护和规划各类重要生态用地,严格保护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重点湿地农业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持重点区域和重要渔业水域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系统,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和生态功能退化。
第四十七条在依法设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水源地湿地公园重点湿地以及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等特殊保护区域,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不得从事不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格控制人为因素破坏自然生态和文化自然遗产原真性完整性,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应当同步建设完善污水垃圾等收集清运设施,保护环境质量。
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禁止从事任何生产建设活动;在缓冲区,禁止从事除经批准的教学研究活动外的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在实验区,禁止从事除必要的科学实验教学实习参考观察和符合自然保护区规划的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外的其他生产建设活动。
风景名胜区应当严格控制人工景观建设,保证服务设施和建设项目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不得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禁止在风景名胜区内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开发房地产项目,禁止在核心景区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已经建成的,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逐步迁出。
森林公园除必要的保护设施和附属设施外,禁止从事与资源保护无关的任何生产建设活动;禁止随意占用征用征收和转让林地;禁止种植掠夺水土资源破坏土壤结构的劣质树种。
在地质公园以及可能对地质公园造成影响的周边地区,禁止进行采石取土开矿放牧砍伐以及其他对保护对象有损害的活动,保护地质地貌的完整性和稀缺性。
第四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环境统一规划和综合治理,安排一定比例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推广生态农业,防止农业面源污染。
县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农业农村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监测和管理。水质未达到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善。禁止使用超过农业灌溉标准和水产养殖标准的污水进行灌溉和养殖,禁止将有毒有害的污泥作为农用肥料使用。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在农村集中居民点设置专门设施,集中收集清运垃圾等固体废物。
第四十九条除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养殖区域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环境承载能力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划定畜禽禁养区和限养区,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
畜禽禁养区内不得从事畜禽养殖业。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设相应的污染防治配套设施以及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或者未自行建设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又未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五十条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防止水源枯竭和地面沉降;禁止擅自圈围侵占填堵水面沼泽滩涂洼地;禁止向农田和渔业水体排放有毒有害物质。
第五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清洁。
禁止在水库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置排污口和从事采矿采石取土等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应当采取措施避免污染水体。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放养畜禽和从事网箱养殖等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第五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自然资源开发活动的生态保护,明确治理责任,落实治理资金和治理措施。
第五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禁止从事非法猎捕毒杀采伐采集加工收购出售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第五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对引进外来生物物种进行安全评估,加强进口检疫工作,防止国外有害生物物种进入,并对入侵的有害生物物种采取措施,严防扩散。
第五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道路广场和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责任单位应当按照作业规范和环境卫生标准要求,定时清扫,及时保洁,防止扬尘污染。
第五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和无害化集中处理,逐步推广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焚烧发电生物处理等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方式,并逐步建立与本区域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相适应的投放垃圾与收运模式。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规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减少日常生活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收集。
鼓励和支持采用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者易消纳降解的包装物容器,对可回收利用的产品包装物容器废油和废旧电池等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第五章环境保护经济政策
第五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环境保护财政投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
第五十八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对生态优化区域实行以鼓励生态发展为基本导向的生态激励型财政机制。具体实施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五十九条本省应当建立健全市场化的节能减排机制,逐步推行居民阶梯式电价水价制度,对能源消耗超过国家和地区规定的单位产品能耗(电耗)限额标准的企业和产品实行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并按照国家规定实施脱硫电价和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电价。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重大节能减排工程项目和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给予补助或者贷款贴息等支持。
第六十条本省逐步建立和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逐步实行排污指标的有偿取得和有偿转让。省和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对市场交易行为进行监管。排污权有偿使用费应当全额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污染防治。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六十一条本省建立和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鼓励和支持保险企业开发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依法实行强制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六十二条本省建立健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每年对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风险高生态环境影响大的企业进行环境信用评价,向社会公开并向有关部门和机构通报评价结果。评价过程不得向企业收取费用。
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应当作为政府采购公共资金项目招投标安排和拨付财政补贴专项资金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评优评奖金融支持等工作的重要考量因素。对环境信用评价结果不良的企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加大执法监察频次,督促其进行整改。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一)没有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没有制定本级政府本部门环境保护目标的;
(二)未按照规定实施环境保护规划的;
(三)未按照规定编制公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或者未按照规定处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环境事件的;
(四)因违法决策未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等造成重大环境事件的;
(五)未依法公开相关环境信息的;
(六)违法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的;
(七)严重干扰正常环境执法的;
(八)发现环境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九)将环境保护资金截留或者挪作他用的;
(十)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的。
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擅自撤销或者变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确定的环境质量监测点(断面)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环境监测机构未按照环境监测规范从事环境监测活动,造成监测数据失实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隐瞒伪造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第六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虚报瞒报拒报迟报或者伪造变造篡改环境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六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者未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第六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未依法建立载明防治污染设施运行维护更新和污染物排放等情况的管理台账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三款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未经批准擅自拆除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未经批准擅自拆除闲置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五款规定,受委托单位未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运营防治污染设施或者实施污染治理,或者在运营防治污染设施或者实施污染治理中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受委托单位在运营防治污染设施或者实施污染治理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第六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并予以公告。
第六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未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设置管理排污口的,依法予以处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未按照规定设置标志牌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通过非核定的排污口排放污染物或者从污染物处理设施的中间工序引出并排放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七十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自动监控设施的管理运营单位弄虚作假,隐瞒伪造篡改自动监控数据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第七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污染物集中处理单位不正常运行或者未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同意停止运行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环境卫生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三款规定,污染物集中处理单位未向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交付处理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等信息,或者发现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交付处理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发生重大变化,未立即报告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擅自开工建设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根据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未经批准,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处分。
建设单位未依法备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备案,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四款规定,原油成品油码头加油加气站储油储气库原油成品油运输船舶和油罐车气罐车等未按照规定安装油气回收装置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五款规定,饮食服务业经营者未按照规定设置油烟净化设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治。服装干洗和机动车维修等项目未按照规定设置异味或者废气处理装置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治。
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建筑施工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等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其停工整顿:
(一)施工工地未设置硬质密闭围挡,或者未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措施的;
(二)未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在施工工地内堆存的建筑土方建筑垃圾渣土和散装物料的;
(三)未及时清运建筑土方建筑垃圾渣土和散装物料的。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土地使用权人对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的裸露地面未进行覆盖绿化铺装或者遮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等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建筑土方建筑垃圾渣土和散装物料以及灰浆等流体物料未采用密闭方式运送或者未采取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或者未按照规定路线行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车辆不得上道路行驶。
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未依法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或者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未及时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单位或者个人使用超过农业灌溉标准和水产养殖标准的污水进行灌溉和养殖,或者将有毒有害的污泥作为农用肥料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个人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划定的畜禽禁养区从事畜禽养殖业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拒不停止违法行为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第七十八条对违法排污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七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停止或者改正违法行为,拒不停止或者改正违法行为的,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停止或者改正违法行为的次日起,按照原罚款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一)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二)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未经批准擅自拆除闲置防治污染设施的;
(三)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
(四)污染物集中处理单位不正常运行或者未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同意停止运行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的;
(五)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认为其环境违法行为已改正申请查验的,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的次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实施查验;未申请查验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自改正期限届满的次日起十五日内完成查验。
第八十条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过程中,发现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移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移送的涉嫌环境犯罪案件应当依法进行处理。
第八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以及有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依法履行环境监督管理职责的,由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八十二条本条例所指的小区域,包括小城镇小流域各类经济开发区生态保护区及其他需要特定保护的区域。
第八十三条本条例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
上一条: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本站已累计被访问:103915955 次
蜀ICP备14005278号-5 川公网安备 51142402000126号
Copyright ©201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品法律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