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法律博客:学法律知识了解最新法律法规!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搜索
当前位置: 法律博客 > 法律法规 > 交通法律法规 > 正文

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管理办法

日期:2016-06-16 00:54:22 来源:互联网 热度:1525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部属各单位,大型交通运输企业: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加强和规范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部编制了《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管理办法(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章)

2013年9月25日

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建立于交通运输转型发展时期,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科学技术创新组织。平台主要包括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和以高等院校为主体的协同创新平台。

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平台是指以企业为主体,整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以企业发展需求和各方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

以高校为主体的协同创新平台是指以高等院校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机构,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组建具有法律约束力保障的,从事交通运输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

第二条 平台的主要任务是组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按照“行业急需国际一流”的要求,针对提高综合交通智能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发展水平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研合作,通过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突破核心技术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应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作用,有利于集聚创新资源,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以高校为主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应积极开展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综合改革。

第三条 平台构建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遵循市场经济规则。要立足于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通过平等协商,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对成员形成有效的行为约束和利益保护。

(二)体现国家战略目标。要符合有关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等政策导向,符合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三)满足交通运输发展需求。要有利于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有利于引导创新要素集聚,有利于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有利于促进交通运输转型发展。

第二章 管理机制

第四条 部科技主管部门是协同创新平台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制定协同创新平台发展相关政策,组织协同创新平台申报认定和评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协同创新平台发展等。

第五条 平台要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对外承担责任的主体单位。平台组织机构包括决策执行和咨询机构。

决策机构负责审议决策平台的重大事项,制定平台发展规划,确定平台的科技创新方向组织方式机构设置议事规则及有关管理规定等。负责聘任咨询机构专家,组织协调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监督和审查平台的财务预决算,为平台提供支撑条件和服务保障等。

执行机构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执行机构的依托单位是对外承担责任主体单位,对平台承担的部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负总责,承担相应的组织实施及法律责任。

咨询机构由聘请的与科技创新方向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家组成,主要对平台的科技创新提出咨询意见,把握学术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向,负责对创新任务设置人员遴选和考评自主创新项目审核创新人才培养国内外合作与学术交流等提出建议。

第六条 平台应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积极探索科学适用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确保协同创新平台的顺利建设高效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

第七条 对于经部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平台,部将创新管理方式,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发挥协调引导作用,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平台发展。

第八条 部在认定的平台中,择优推荐参与科技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或教育部和财政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

第九条 建立绩效评价和退出机制,交通运输部科技主管部门按照平台确定的任务与规划,进行阶段性评估。对于执行效果不佳或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平台,要及时整改或予以裁撤。

第三章 申报与认定

第十条 平台申报的受理评审认定等工作由交通运输部科技主管部门负责。评审认定将综合考虑平台的研究领域技术路线预期成果和组织方式等。

第十一条 平台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平台的依托企业原则上应处于行业骨干地位,依托高校应拥有省级及以上交通运输领域重点学科或重点研究平台。

(二)平台各参与单位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任务明确职责清晰,建立了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的协同机制,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

(三)在协同创新的组织管理人员聘任绩效考核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开展了有效的机制体制改革,方案具体,措施可行。

(四)具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按照新的人才选聘机制,聚集了一批国内外优秀创新团队,有具体可行的人才聚集培养的计划,具备解决行业重大需求的能力和水平。

(五)有健全的经费管理制度。对平台经费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并建立经费使用的监督机制。

(六)建立了利益保障机制。平台研发项目产生的成果和知识产权应事先通过协议明确权利归属许可使用和转化收益分配的办法,强化违约责任追究,保护平台成员的合法权益。

(七)建立了开放发展机制。能根据发展需要及时吸收新成员,并积极开展与外部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成果扩散公开机制。

第十二条 申报与认定程序:

(一)自2013年开始组织实施平台的认定工作,平台有效期为四年。

(二)每年组织一次评审认定,按照一定数量和规模,择优遴选。

(三)评审认定的具体程序为:

1.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

2.在行业内外遴选专家组建专家库,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

3.组织专家现场考察;

4.综合专家评审和考察结果,形成认定建议名单报部审核;

5.通过评审认定的平台,由部科技主管部门授予铭牌。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交通运输部科技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站已累计被访问:92721303 次

蜀ICP备14005278号-5 川公网安备 51142402000126号

Copyright ©201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品法律博客

法律知识- 法律常识_ 中国法律法规科普-九品法律博客 网站地图 | 免责申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