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10-11 15:37:46 来源:正义网 热度:2004 ℃
正义网四川4月26日电4月26日,记者从四川省安县人民检察院获悉,该院检调对接中心和派驻秀水检察室受秀水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邀请,成功调解处理秀水镇朝阳村张世贵等10余人为汪世贵使用土地所产生的矛盾纠纷而多次上访一案,经调解双方达成6000元补偿费协议,汪世贵兑现承诺,使这起长达20年的民事老案,涉及多户村民的复杂民事权益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1992年6月26日,秀水镇朝阳村一组村民汪世贵,与本组村民代表协商,达成了汪世贵用荒坡换用成青路边荒地的协议。之后,汪世贵在换用的土地上填土,并修建了棕垫加工房及住房。近几年内,秀水镇朝阳村一组村民张世荣等多户村民多次要求汪世贵支付换用土地补偿费20000余元,而汪世贵只答应支付超使用土地面积的补偿费,双方矛盾纠纷愈演愈烈。去年以来,张世荣等10余人多次上访到秀水镇政府,要求解决好此事。经镇、村、组多次调解未得到解决。期间,这些上访村民还采取过激行为,不仅辱骂汪世贵,还损毁汪世贵加工房内物品等,使汪世贵难以正常加工产品。4月18日上午,张世贵等10余人再次到秀水镇人民政府上访,并扬言如不及时处理,将到县、市、省集体上访。其多人的哄闹行为已严重影响机关正常工作秩序。
这起上访事件引起秀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指派秀水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着手调解。秀水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当即邀请安县人民检察院检调对接中心和秀水检察室调解这起矛盾纠纷。安县人民检察院检调对接中心和秀水检察室受邀后迅速展开工作。首先,分别与汪世贵、张世荣等当事人以及村、组干部座谈了解土地换用纠纷发生的过程、原因等情况,为化解矛盾纠纷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利于寻求化解纠纷的对策。其次,与秀水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将当事人双方组织在一起,对当事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向当事人宣讲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土地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教育引导当事人应当依法表达诉求,采取辱骂他人、毁损他人财物和群体访、越级访等过激行为不但是违法行为,也给社会增加了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将承担刑事责任。10多名上访群众在接受法制教育后,深受启发,纷纷表示愿意接受调解,不再无理取闹。再次,与秀水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一道共同做好民事调解工作,促成双方和解。针对张世荣等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从政策上、法律规定上分别做思想工作,弥合分歧、形成共识。劝说张世荣等人放弃不合理要求,降低过高要求。并开导汪世贵考虑同意基本合理的经济补偿额度。通过说服教育工作,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汪世贵换用的土地面积中超额的部分,于4月20日前一次性支付补偿费6000元。张世荣等10余人表示满意,并与汪世贵一同签了调解协议。
4月20日,汪世贵按调解协议全额兑现,从而使这起长达20年的民事老案案结事了,息诉息访。
本站已累计被访问:115176889 次
蜀ICP备14005278号-5
川公网安备 51142402000126号
Copyright ©201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品法律博客